Ⅰ • 旷世神威
我终将写一篇史诗,而不是祭文。
“在科大,被称为大神的人很多,但被称为巨神的可能只有这一位。”
无意中翻看以前自己在贴吧里造的孽,这熟悉的一句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瞬间,回忆如洪水般袭来。记得那是在大三的一节无趣的专业课上,百般无聊的我看了看身边专心听讲的巨神,不禁心生感慨,掏出手机打开贴吧,发了一篇帖子:《巨神传》。
第一次见巨神,是在N大的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决赛的培训班上,我坐在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陌生的高手之间难免有些焦虑,于是我刻意地把目光转向空荡荡的门口。这时只见一个身材富态,气质不凡的大汉缓缓走进教室,悠然地环视了一番,绕到后排找到了一个座位,霸气地坐了下来。他刚坐下来,周围便有同学小声议论,说这个人非常厉害,一定可以入选国家队。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后来被称为“巨神”的男人真的十分强大,不仅无机、有机、分析、物化样样精通,就连化学实验也做得天衣无缝。而且他不仅化学厉害,其他的课程成绩也都非常优秀,尤其是生物——他也考入了生物竞赛省队!而反观一下我自己,不禁地产生了浓厚的自卑感: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渣。当年的我似乎是智力上有些缺陷,除了化学,其他的课程都学得都不好,尤其是语数外三门——比如说语文作文,我每次考试都只能得30几分,老师总说我“缺乏文字底蕴”;英语的完型填空只能答对不到一半,老师给我的解释是“你没有人之常情”;而数学的大题几乎是答不出来的,老师只好安慰我说“每个人的数学天赋是不一样的,你继续努力就好”。而化学呢,其实我也不是特别精通,只是听说了竞赛考上一等奖高考可以加分,我就义无反顾地钻研了一段时间。因为当初根本没有想到可以考入省队,所以关于决赛的知识一概没学。
在培训班里,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那些“内定”的金牌得主基本上是不会主动与我这种学渣交流的。然而巨神就是个例外,他不仅平易近人,还经常主动给学渣们讲题。当然,当年的学渣不止我一个,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来自北方的壮汉,因为地区教育资源问题,也不幸沦为了学渣。于是我就和该壮汉欣喜地接受着巨神的教诲,相约一定要在决赛中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我曾问过巨神,你明明高考就能考入清北,为什么还要来搞竞赛呢?巨神微微一笑,回答说他觉得如果高考的话,那整个高三一年都是在复习,而对他来说,如果不摄入新的知识,就是在浪费生命——他不想把一年的青春浪费在高考复习上;我又问巨神,那你明明通过化学竞赛就可以被保送,为什么还偏要去搞生物竞赛,还霸占了一个保送名额呢?巨神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哎,现在的竞赛越来越水了,连我一个都没怎么学过生物竞赛的人都能得省一等奖,那么连我都考不过的人肯定就是啥也不会了,所以我虽然无力改变竞赛保送的问题,但至少可以阻止一个啥也不会的人浑水摸鱼被保送——也算是为我们这些未来的保送生的口碑做了一点贡献吧。
还记得在N大的实验培训课上,我每次都会搞砸,每当我要自暴自弃的时候,巨神就会出现在我的实验台前,两手灵活地一动,产物就哗哗地长出来。记得有一次,他微笑着对我说,你是我今天帮着做实验的第六个人。那你自己的实验怎么办?我问。我一个小时前就做完了,他说。
虽然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培训,也得到了巨神的帮助和那位北方壮汉的鼓励,智商不足的我仍然是一个学渣,只好硬着头皮去X大参加决赛。
决赛的理论部分题目对我来说还是很难的,大部分的题都是些没见过的东西,只好瞎答。 唯一一道会做的题是关于大气中分子密度分布的,我虽然没有学过要用的那个公式,但我还是顽强地把它推导了出来。就这样,我只答对了化学竞赛中唯一的一道物理题。而实验部分我做得更惨不忍睹,不仅产量低,还滴定出了20%的误差。
不过我也并不伤心,因为这样的结果我早已预料。只是没想到巨神也栽在了决赛上。
理论部分的考试巨神考得还不错,但实验考试的评分记录上却赫然地写着:没有产品!这怎么可能?你怎么可能做不出产品?巨神面对我们的质问,苦笑地解释道,本来是有产品的,不仅产量可观而且结晶度也很好,可就在准备把产品拿去称重的时候,产品突然被一阵阴风吹跑了!他说,他当时就向评分员报告了这一情况,但评分员看着那被吹了一桌子的粉末,只是冷冷地说,意外因素也是竞赛考核的一部分。
于是可怜的巨神便因为没有产品而被扣了几乎一半的分数,这直接导致了他没能如愿拿到金牌。记得在发布成绩的那天,巨神一直在气愤地说,F省并不是一个竞赛强省,为什么这次他们的全部省队成员都拿到了金牌?这时那个来自北方的壮汉只好安慰他说,这就是社会。
巨神的最终名次大概在银牌的前五左右,我则在银牌的后五左右——我能拿到银牌,完全得感谢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中来自各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代表队成员们对铜牌名额的坚持不懈的占据。然而那位来自北方的壮汉就没这么幸运了,虽然只比我靠后了不到10名,但最终只拿到了一枚铜牌。
接下来便到了和学校签约保送的时间了。这时候我才发现,我之前一直把自己囚禁在中学生涯的井底,对眼前的这些大学全都一无所知。无奈之下,只好先听听我们中学派来的带队老师的意见。老师说,你这个成绩肯定是去不了清华北大了,不如我们去试试复旦。那时的我,虽然对复旦大学知之甚少,但也知道是个名校,高考要考很高才能被录取,于是便随着带队老师一起去见一下复旦大学的招生老师碰碰运气。但希望瞬间破灭——我得到的答复非常简单:我们不要你。原因很简单,排名就是一切:他们只招金牌和银牌排名靠前的竞赛选手。
实际上,只是对我这种普通人来说,排名才是一切。记得当时的某直辖市代表队好像全队都没拿到金牌,但由于他们的带队老师很有威望,指出了东道主可能存在的泄题问题,以此来说明了排名并不可靠这一问题,最终该直辖市代表队也有部分银牌选手被保送去了清北。只可惜,巨神并不出身于这样一个地区。
和我一起去科大吧,正当我颓丧之际,一只厚重的手拍在了我的肩上,那人正是巨神。科大?我似乎听过这个名字,大脑开始进入检索模式。关于科大的消息,那时我并不了解太多,大体上都是一些负面的消息:在我们高中有一个传统,上科大的人基本上都是像我这样搞竞赛失败的;而且每年都会有考上名校的毕业生回到母校带我们了解他们的大学,几乎每个大学都会回来几个学长、学姐,但唯独没有科大的——据说那些上了科大的人最后都因为课程跟不上、未来出路狭窄等原因堕落了。
如此,就算是巨神的邀请,我也陷入了沉思,并没有立刻回复他。巨神看出了我的迟疑,似乎也了解我的苦衷,便向我详细地说明了一番。他说,既然那些所谓的排名高的学校不想要我们,我们也就没必要乞求他们发慈悲接纳我们——四年以后我们会让他们知道,没录取我们是他们的损失。他还说,科大是一个圣地。
通过巨神的一番演讲,我了解了许多我未曾知晓的关于科大的事实。巨神告诉我,科大曾是新中国最好的大学,录取分数曾经比清华北大还要高很多;科大一所学校就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是目前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大学;无论是保研还是出国,科大都会给我们很多机会;科大的课程会给我们打下很深的数学、物理基础;最后他还给我讲了一个关于那个时代的科大人,关于科大的一个水果校长的故事。
听完巨神的这一席话,我顿时对科大充满了向往之情。原来科大这么厉害,竞赛录取的门槛也不高,看来是一个很看重学生潜力,善于给予学生机会的大学。既然这样,那我不妨随巨神一起加入科大的麾下!然而,同样作为听众的另两个人却并未被巨神的慷慨陈词打动。
首先发话的是一个被我们称为泡男的男人。这个人因为和巨神是高中同学,所以和我们都很熟悉。这个人曾因为在N大培训时在宿舍里聚众看毛片被巨神批评,说他脑子不好,习惯也不好。泡男说,不行,我必须要进入清华北大,只有上了清华北大才能算成功。他接着说,虽然我现在不能被清北录取,但过半个月我会去参加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保送考试,到时候一定会被北大录取。
接着,那位来自北方的壮汉也发话了。他说,他虽然也很想跟巨神一起去科大,但他曾向他的祖母发过誓,不能去低于上海交大的学校。这话巨神听了很伤心,也很无奈。
就这样,我和巨神两个人来了科大。
入学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一群有志的化院的新生聚在一起,开了一次会,计划着筹办一个关于化学的社团。巨神发言说,大家都知道科大有一个叫格物致知社的物理社团,这个社团办得还不错,值得我们这些立志于化学的学生学习,所以不如我们也成立一个化学社团。大家都纷纷赞同,于是,一个名字叫东风化雨的化学社团在那一刻诞生了。
然而,我们的社团并没有通过学校官方的审批,巨神这一宏大的志向最终也化为了泡影。巨神说,无所谓,只要我们保持着对化学、对科研的热情就好。我回想起之前我的高中那些被科大录取的人,摇了摇头,对巨神说,我觉得大家很难保持住这股热情,很可能四年之后,我们这些人就只剩下你一个了。巨神说,那我就自己一个人在这条路上继续奋斗下去:就像是在一场战争中,哪怕我是最后一个士兵,我也要一个人战斗下去!
我就这样被巨神的霸气打动了。想想已被封神的他,再想想我自己这个学渣,我便暗自发誓一定要在大学里努力奋斗,让自己有资格成为能和巨神相提并论的人。
在第一个学期里,巨神一直在刻苦学习。记得微积分的期中考试,化院挂科无数,哀嚎遍野,平均分只有六十左右。巨神看着自己考了89分的卷子,摇摇头,叹了口气说,哎,这么简单的卷子竟然连90分都没考到,丢人!
我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大一的新生,我深切地感受到,在科大校园生活真的是相当无趣,似乎我周围所有的同学的课余活动都是打游戏、看动漫。但我并不想和他们同流合污,因为我在刚入学不久后就知晓了一个叫做GPA的东西。大家都说,只有这个东西足够高才有资格保研、出国,更有学长学姐给我灌输了在科大GPA就是一切这一观点。所以,我不想在GPA上输给巨神太多,于是只好经常去上自习。
记得那时流行一个叫人人网的社交软件。每次我自习的时候都会不时地掏出手机刷一下人人网,然后便会发现我的高中同学们大多都在享受着他们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社团活动、比赛获奖、表白成功之类的事件应有尽有。每当我拿这一差距向巨神诉苦的时候,巨神就会说,你要相信苦尽甘来这句话,我们只有现在吃苦,未来才会成功。那时他还告诉我,他的计划就是大学四年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干,然后凭借自己的GPA申请世界名校的offer。最好是麻省理工,他说,加州理工也行——他觉得在这种顶级名校会得到更好的科研资源。
实际上,巨神并不是我周围唯一的一个有名校梦的人。我的一个室友虽然也有着和巨神一样的名校梦,对于大学生活却和巨神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大学不能一味地学习,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兴趣,哪怕是在科大这样一个黑白的世界里,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说,成绩固然重要,但如果你以后对大学的全部回忆只有学习,那么你就是一个可悲的人。抱着这样的信念,我的这位室友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加入了辩论队。
转瞬之间,我在科大的第一个学期过去了,各门课程的成绩也陆续被登上了教务系统。巨神的大部分成绩都是A+,可谁知他的总GPA连3.7都没到!虽然3.6多的绩点在化院算高的,但巨神岂可忍受掉出前五的耻辱?我问巨神这是怎么一回事,他无奈地告诉我,他的英语和思修成绩太低了。
在科大,英语期末考试是要考听力和口语的。然而,巨神作为一个城镇出身的学生,高中时并没接触过这些,而大学的英语课堂又实在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于是,他的这门英语课只拿到了刚好及格的成绩。而一提到思修,他就很愤怒,他总说他不明白为什么一节课都不敢翘的自己比那些天天翘课的人低那么多分。
我问巨神,那你的名校梦怎么办?巨神说,不要紧,我还有别的办法:加入实验室,狂发文章。发文章?那不是博士生干的事么?我问。巨神神秘地一笑,对我说,只要你够努力,本科阶段也可以发SCI文章!巨神说他有一个学长虽然成绩一般,但因为本科阶段发了几篇文章,也被世界名校录取了,还说那个学长传授给了他一些发文章的独门秘笈。
我又问他,所谓的独门秘笈到底是什么?他说,是有机超导。他坚信,只要抱紧有机超导这个大腿,就一定能发高水平的文章。他也曾向我发出过邀请,问我要不要和他一起加入实验室,投入到关于有机超导的实验中。我虽然很想紧随巨神的步伐,但由于我自带实验必崩的光环,只得拒绝了巨神的邀请。
果然,大一下半学期一开学,巨神天天都把时间投在实验上,甚至有时候凌晨才回到寝室。虽然巨神日渐憔悴,但他的眼神却越发的坚定。
在那个春天,樱花季的某一个晴朗的午后,我曾独自踱步于科大的樱花大道上。在漫天飞舞的樱瓣间,我遇见了一棵与众不同开着绿色樱花的樱树——在漫天飞舞的淡粉色中显得格外耀眼。我刚要走近详细端赏,跨着自行车的巨神突然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渐渐远去在去向实验室的方向。
用不了多久,巨神那曾经的旷世神威便会再临于世了,我想。
“一个人的圣战 (改编自《巨神传》) • 001”的一个响应